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动态】心理减压、情绪疏导……这些都离不开社工人
自10月中旬,郑周大院启动封闭管理后,长久的封闭必然会导致孩子和工作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情绪。郑周大院社工人发挥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社工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性强的主题小组,缓解封闭人员心理与情绪。
梳理服务需求(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制定干预计划)
1、聚焦院内孤残儿童。在封闭期间,院内康复、特教课程受到影响,如何保证孤残儿童有序的生活和学习是工作的重点。
2、聚焦一线工作人员。封闭在院工作人员占比最大的是一线养育护理人员,她们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护理任务,还要克服对家人的挂念。长期连续不间断的工作,不仅身体疲惫,精神压力也处于临界点。
制定服务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牵引,根据他们需求,通过综合预估,专业社工协助孩子们制订总目标:使封闭期间的生活和工作有序化;两个个分目标:孤残儿童特教和康复训练不中断;帮助儿童和职工疏导不良情绪,加强亲情沟通。
服务实施过程
福利院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等专业方法,为工作人员和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及资源链接等服务,有效缓解了工作人员和孤残儿童的心理压力,纾解了负面情绪,也提升了单位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构建支持网络、做好后勤保障。积极评估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及孤残儿童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协调养护科、后勤部等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减少了他们在院生活的后顾之忧。收集职工和儿童的生活需求,调整食谱,为大家送上营养、可口的饭菜,提供各种时令水果,以解决她们的生活之忧,为持续的工作提供体力支持。
二是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对部分情绪波动较大的儿童聚焦关注,通过每天操场户外活动、播放轻音乐等方式逐步让儿童缓解不良情绪并感知当下。开放健身房、活动室、多功能厅,有序引导职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比如:组织K歌比赛,播放电影,球类棋牌游戏等方式以解决她们的娱乐之求,达到了良好的减缓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的效果。
三是注重个案交流,回应特殊需求。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及时提供服务,并注意保护隐私。同时,社工细心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情绪和心理问题。通过与职工面对面交流,与其亲属电话沟通等方式,用同理心和倾听等社工方法,加强心理支持和沟通。
社工科 张建玲 孟从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