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社工说】什么是社工
什么是社工?这个问题一抛出,作为社工人的我们一定会联想到一串词汇:职业认同、行业认同,社工概念......你想听听孩子们怎么说么?
这天和美美社工一起做党史学习教育小组的开始准备,邀请几位小组成员一起参加,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在小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应该怎么称呼社工,在我和美美的讨论中希望孩子们给些建议。有的孩子说叫老师,有的孩子说叫姐姐或阿姨,居然没有一个叫社工的,而且我们自己居然也认为叫某某社工很拗口。做了社工这么久,接触了很多孩子,思绪至此,便自然想要知道孩子们眼中的社工是什么样的,于是就这个话题开聊。
吴大宝说社工就是像老师一样教我们知识,搞些活动,但是也有不一样,会关心我们的心理;希望说社工会开导我们;文艳说社工很亲切......嗯,说了半天大多还是把社工看做老师,此时我的心情是有些许苦闷的,社工是儿福的名片啊,但在孩子们眼中和其他专业还是没有区别,我是想要他们认为有区别也就是得到认同的。
这也让我和美美开始反思,怎样能用简单的语言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社工,那就先从工作内容上的区别开始。我问孩子们老师主要是做什么工作,孩子们说教知识;问康复师做什么,答身体康复;问医生和护士做什么,答治病打针开药,这些倒还是蛮清楚。接着我问社工都做什么,做小组(因为我们做小组准备是刚说过小组的内容),还有呢?搞活动,此时我已经汗颜,还有呢?嗯.....无语中。还是要给些提示的,我说社工有没有家庭探访,孩子们说老师和康复师也有,接着问那他们多长时间一次,社工多长时间一次,答社工大概一个月一次,他们很长时间吧!都做探访的话那就更具体些,问老师和康复师探访都做什么?答,问问在家的学习情况,教教家长在家怎么康复;那社工探访做什么?答好像什么都问,学习、康复、生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会拿个本子记录。
问到这里好像有些头绪了,美美继续提示,你们可以从社工的语言、神态、表情,还有你们见到社工的心理感觉上再想一想,大宝说我叫社工姐姐,给人感觉很爱笑;希望说很亲切;文燕说我喜欢社工;文杰一直看着我们呵呵笑......我最后总结说社工就是给你们解决任何困难的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哈哈哈......开玩笑开玩笑。我认真列举了一些例子给孩子们:社工探访要全面了解孩子们在各种环境内的生活、教育、康复、成长、发展的任何情况,特别是问题和困难;社工可以帮助需要康复的孩子申请康复;社工可以帮助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孩子疏导心理;社工可以带孩子们做各种帮助孩子融合、适应、社交、提升各项能力的培训和活动,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安全卫生习惯养成,怎么认识自己,怎么交朋友and so on;社工可以帮孩子们满足心愿和征集小礼物,社工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当然这些都是有专门的工作方法的,而且这些孩子们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知道有困难找社工就OK。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孩子们也似有所悟:老师,我感觉社工很厉害(此时心里喜哀掺半,居然还在叫我老师,不过也认为我们很厉害),有困难找社工。
上面一段文字很长,我一直想引导孩子们对院内的社工有身份认同,同时我也在想,这个认同对我们是否真的很重要,和美美讨论片刻,我们都认为:很...重...要。包括其他职工对社工的看法和认同程度。认同是关系建立的基石,是职业发展的信心和行业发展的动力,听起来大而模糊,大家可以再结合工作想一想,没有认同我们怎么进得了服务对象的家门,怎么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怎么和院内各业务科室展开联系和协同,怎么告诉别人我们是一名社工。所以啊!这个真的很重要。
那我们现在算不算被认同,社工安置模式在我院探索和落地了许久,社工从业资格考试也一再被鼓励并且和薪资直接挂钩,社工培训搞了一场接一场,社工周宣传年年多样而热闹......这些我们都能看到,但我们也要关注到那些没看到的,一些声音:社工就是搞活动的,搞个活动还挺开心;社工就是开小组的,教孩子们知识的;社工就是天天学习培训的......一些看法:社工天天需要写各种档案,社工需要会拍照片,会写文稿,会做宣传,会搞协调......所以你认为社工被认同了么?在院内?在科室内?这个认同是否来自服务对象,各相关方和自己?
有人说给人介绍社工没法太专业,这个我认同,那不专业的说法呢,有没有每次服务时表明身份?有没有尝试将那些让别人理解起来艰涩的价值理念简单表达?有没有和服务对象在一起是用能听懂的语言介绍自己?有没有始终对自己有清晰职业和角色定位?有没有吃透社工知识把社工特色而标志性的东西浅显易懂的展示出来?有没有有意识的在服务环境中去反思什么是社工这个问题?
这些问题都留给做社工的你们,也留给我自己,留给更重要的我们院内的职工和孩子们。社工需要认同,来自自己和任何人。
宣教科 秦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