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40个小时,难忘、感动……孩子们这样说!
7月18日至21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洪水肆虐,断水、断电、断网,万千市民被困雨中。21日凌晨5时,“郑周大院”800余人紧急撤往郑州市委党校,22日21时左右,最后一批人员重返大院。在这40多个小时中,他们经历了哪些,怎样度过的,有什么样的感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几个亲身经历这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的孩子,听听他们怎么说!
笔者:你们是什么时候转移的?
小忠:我记得很清楚,20日那天,雨很大,倾盆大雨,一直下个不述,下午3点左右,我们早早就放学了,爸爸要接我们回去。路上,爸爸背着我,雨水很深,一直淹到的大腿,“小忠,别怕,我们一会就到家了”。爬在爸爸的背上,很温暖。21日凌晨5时,妈妈把我们叫醒,穿好衣服,紧急转移,7点多,我们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党校),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22日晚上9时,我们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家。
笔者: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转移么?
小忠:当时,我们只知道下大雨了,到处都是积水,院墙倒塌、河岸决堤、洪水肆虐……我们对暴雨灾害没什么概念。后来,爸爸妈妈才告诉我们,在这场洪灾中,许多房屋损坏了、车辆被淹没、甚至有人牺牲了生命……每每想到这些,心有余悸。幸运的是从撤离到安置、再到返回,我们很安全,被保护的很好。
笔者:这段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
小忠:听大人说,当时撤离匆忙,仅携带了少量物资,我们住下来后,面临着物资短缺的困境,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很快,我们的情况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划拨资金、调配物资,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打来爱心电话,很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冒雨为我们送来食品、矿泉水、牛奶、水果、奶粉等生活用品,火箭军叔叔、志愿者也加入到了爱心行列,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得到了妥善安置,生活逐步改善。
小宝:那两天,体育馆非常热闹,爸爸妈妈、志愿者叔叔阿姨和我们围坐在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大人们在不停的穿梭着、忙碌着,分发食物,搬运东西,我们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生活好。虽然在这里没有家里舒服,但我们每个人心里清楚,是老师、爸爸、妈妈、解放军叔叔、志愿者小姐姐,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在关注着我们、关爱着我们、关怀着我们。
笔者:有了这次的经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小杰: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经过大洪水,第一个感觉,就是怕!“洪灾无情人有情!”我很庆幸,生活在中国,爸爸说,每当发生大灾时,党和国家总是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救助受灾人民,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捐款捐物、倾心奉献。这场洪灾中,许多爱心人士发挥了重要力量。
小忠:我心里很难过,我痛恨这场大暴雨,它给所有人带来了痛苦,失去了家园,更有些人牺牲了生命……我希望他们都平安!此外,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因为军人总是冲在第一线,维护人们生命安全。
小宝:40个小时里,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温暖”。风雨中,社会各界纷纷献爱心、传真情,捐款、捐物,一个个挺身而出的身影,令人难忘,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瞬间,不断上演。我们一直处于安全状态,真心感谢所有逆风前行、逆流而上的“好心人”!
(文中小杰、小忠、小宝均为化名)
办公室 李新伟 整理
特教科 刘 珊 供稿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