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孟少华‖“铁血汉子”与“柔情奶爸”的角色转换
郑周大院,有这么一群人!走进军营,效命疆场,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转业地方,主动作为,献身儿福,是他们的担当。中国军人“建军节”的关键节点上,7月30日上午,退伍军人、男童部负责人孟少华登上“四德”讲堂,讲述退役后1800多个日子朝夕陪伴大龄孩子的生活故事、投身儿童福利事业的感人事迹。
10多年的军人生涯造就了他“能吃苦、能战斗、能打胜”的坚毅品格,五年来,他退伍不褪色,时刻保持军人本色,践行着“让孤残儿童得到呵护、拥有幸福”的初心使命,渐渐地从铁血汉子蜕变为柔情奶爸,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点亮了最闪光的人生。
孟少华示范整理内务
他注重创新,引入军队管理模式,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抓内务、抓卫生、抓员工素质,使男童部成为全院最靓丽的风景;他敢于担当,对孩子视如己出,朝夕陪伴,使众多儿童得到呵护,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率先垂范,疫情与洪灾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在一线,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工作热情。
“孟爸爸”和他的孩子们
随后,他的领导、同事纷纷上台,谈体会、讲感悟,一致认为:他一直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中国军人的本色,服务上抓细节、工作上抓创新,是有担当、干劲足,不怕苦、肯付出的儿福人,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孟爸爸”。
赵静校长说,少华对待孩子有爱心,5年来,大龄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这与他和他的团队的辛勤付出、艰辛努力是不分开的;少华对待工作有担当,众所周知,男童部人员多、任务重、情况复杂,孩子一度达到77人,工作中超负荷运转,疫情洪灾面前顶得上、冲得出;少华对待问题有办法,管理上,引入部队作风,把部门内务抓实抓好,服务上,按照孩子身体智力情况分层分组照料,精心养育。
李燕院长用“三个转变”着重概括了孟少华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两个双胞胎的普通爸爸转变为数十名孤残儿童的“超级奶爸”,全力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二是从普通退伍老兵转变为合格的管理者,把部队好作风、好经验引入到儿童服务、事业发展中。三是从普通军人转变为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者,转战儿童福利事业,他沉下心、扑下身,主动走进儿童内心,倾心了解儿童诉求,不断把平凡的事、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做出非凡。
作为共产党员和儿童福利工作者,李燕院长要求,一要学会反思,反问自己为福利院、为孤残儿童做了哪些贡献、增添了什么光,用实际实行动时时展现“郑周大院”形象。二要学会包容,用团结的态度看待同事的优点和闪光点,传递正能量,管好自己和身边人,不让干的不干,不让说的不说,不让做的不做。三要学会服从,从福利院发展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坚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理念,不断提升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个暖心的画面,当天正是孟少华39岁生日,现场孩子、职工和家长齐唱生日歌,送上祝福,诗朗诵《军魂颂》是对孟少华和退伍军人的最高礼赞,孩子们嘹亮的歌声是对孟少华和退伍军人的最好褒奖。
院领导与大院退伍军人合影
“退役军人要做到退伍不褪色,保持军人本色,擦亮党员底色,始终保持战斗作风。”他常说,作为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要有激情、有担当、有作为,在儿童福利战线上继续“开疆拓土”,让孤残儿童都能得到呵护、拥有幸福。
办公室 李新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