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PARTY BUILDING WORK

三个“常态化” 守好儿童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近日,按照郑州市民政局要求,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党支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对未成年人意识形态领域全面教育的整改方案》,聚焦“三个常态化”,织密扎牢孤残儿童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加强师生及课程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从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能力、完善管理制度、注重政治引导等方面加以落实,在特教学校设立政教部和校团支部,主抓儿童思政、培智教育,各学段、各年级均开设思政教育课,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教育。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利用各类教育平台,收集整理完善既符合国家思政课标又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材料,开展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和红色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积极做好适龄儿童入团、入队选拔工作,完善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奖惩制度,开办一些有引力、有魅力的教化活动。尤其是在每年“六一”儿童节,举办适龄儿童入团、入队仪式,使孩子们增强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保育员、类家长、寄养家长等儿童照料者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对儿童照料者加强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并把思政、思品教育延伸到儿童养治康教等专业服务中,以良好心态、专业素养引导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感恩意识。坚持管养育与管思想并重,坚持把意识形态作为儿童照料者日常考核重要内容,把儿童思品教育写入寄养协议中去,增强家长责任感、使命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社工及儿童照料者,时时关注儿童价值取向。经常开展亲子教育、亲子活动,组建互助支持小组,举办社区融合活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儿童照料者和儿童思想动态。
推行全覆盖式意识形态教育和对儿童管思想与管养育并重的管理模式常态化。坚持管思想与管养育并重,对未成年人实施全覆盖式意识形态教育。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不得在院内观看宗教节目、举行宗教仪式和传播宗教教义、宗教思想及精神生活方式,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教育引导和做好服务相结合,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此外,针对逾期未归及16周岁至18周岁外出工作或就学的大龄孩子,安排专职社工、照料者全程跟踪、一对一服务,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及思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