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劳动时间上,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捐赠活动、志愿服务:0371-67671825(拓展科)
儿童收养、政策咨询:0371-86253795(社工科)
24小时值班电话:0371-67561033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记者1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 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
指导纲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指导纲要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
“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要依据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发展情况的测评分析,将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区别开来,分别提出相应要求。同时,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评价方式手段。
来源:新华社、河南日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院官方网站上的图片、信息不得随意转载,不得用于商业活动宣传或其他违法活动。一经查实,我院将保留追诉的权利!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l 河南省民政厅 l 郑州市民政局 l 河南省人民政府 l 郑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豫ICP备1101621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