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专业社工+”模式下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让每一个孤残儿童都能得到呵护、拥有幸福、健康成长、实现妥善安置!”----这是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每一位社工的心愿,也是福利院每一位受助儿童的美好归宿。
多年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工作理念,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把每一位受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拥有幸福美好生活、得到妥善长久安置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不断引入新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拓展照料工作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福利院将国外养育儿童的先进理念和本土资源相结合,致力于为孤残儿童提供最佳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的服务,建立了“以专业社工为主导、多种形式照料为依托、妥善安置为目标、专业评估为抓手、专业服务为保障”的“专业社工+”模式,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性化服务,探索专业化知识与救助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可行之路,促进新形势下儿童福利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助推孤残儿童照料工作实现新跨越。截止目前,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已经累计有千名孤残儿童从中受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生活梦。
突破源于努力,创新来自实践。2016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决定。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先行先试,积极在实践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探索新时期孤残儿童照料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数年间,我院坚持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社工岗位、加大社工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等,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探索专业化社工服务与孤残儿童照料工作无缝融合之路,促进新时期孤残儿童社工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为儿童福利院工作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力量,为民政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专业社工+”不懈探索之路
社会工作理念引进之初,社工是什么?社工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儿童福利机构中那些工作应该由社工来做?诸多疑问困扰着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领导和职工,但这没有阻止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究答案。
2013年,福利院参加了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举办的“中意合作儿童社会工作项目”,首次接触到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童小军教授创立的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新模式----“社会工作主导的儿童安置服务模式”。该社工专业服务模式以“儿童安置”为目标,体现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模式强调“社工主导”,表明了儿童福利机构不同于医疗、教育、康复机构的专业属性。服务模式运作中把儿童福机构的社会工作分为六个环节,使社工的职责更加明确。解决了社工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来做以及儿童福利机构中那些工作应该由社工来做的问题,为社工的职业化创造了平台。这次学习培训给福利院干部职工带来了一次“头脑风暴”,院里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积极为社工服务模式的推行创造条件,调整职责分工、配备专业社工、设计规范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标准化制度,使“专业社工+”模式在福利院院开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就有回报。2016年5月,福利院被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确定为“儿童福利机构社工专业服务模式”示范项目院。
“专业社工+”模式的引进,极大推动了福利院内部机制的改革,实现儿童监护责任(社工)与服务责任(养治教康)的有效分离,科室合作分工更加高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更加明晰,儿童从入院到安置整个过程更加专业、规范、有序,儿童寄养和收养安置效率明显提高,儿童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专业社工+”模式的实施,使儿童获得的服务更加细致、到位,内在需求更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发现,同时也倒逼养、治、康、教等专业服务的变革和提升。“专业社工+”模式的发展,促使社工理念在全院得到进一步普及,社工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专业自信也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的实践效果也逐步显现出来。
“专业社工+”标准化之路
实践工作中,由于社工与养、医、康、教等专业的衔接互动还需要磨合,社工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检验能力还有待提高,督导和评价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福利院的“专业社工+”模式的在实践中经受着考验,全院干部职工在努力探索中寻找发展之路。
2019年8月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响应国家标准委要求,为促进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四大权益的进一步落实,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始探索孤残儿童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实践中,福利院将儿童福利与民政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成立儿童服务标准化建设办公室,下设标准化建设小组,拟定全院标准化规划和实施方案,联动全院9个科室,结合各岗位实际,制定4大标准化体系137项标准,探索各项工作职责、流程、操作等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辐射全院各个工作环节,实现儿童养育、医疗救治、 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儿童最优安置、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全面覆盖,形成一体化、全面化、社工化、联动型服务服务标准。标准化的建设和实施提高了单位全体职工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意识,加强了依照标准开展工作的自觉性,促进干部职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孤残儿童服务标准化体系使实践检验标准指标更明确、可执行,使服务内容更清晰、可操作,使服务质量更优化、可评价。
实践中,福利院儿童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首先从规范服务流程开始。从入院登记到各个流程的专业社工评估,再到跟踪服务社工的严密监督服务,从个案管理到综合小组服务,再到量身定制的人性化分流服务,福利院为每名孤残儿童确立了严密的以专业社工为主导的服务流程。即接收入院→入院社工评估→儿童安置联席会议(初步安置)→社工专业跟踪服务→儿童流转(养育过程中发现更适合儿童的安置时)→社工专业跟踪服务→最终安置→最终安置后的跟踪服务→儿童结案(国内外收养、年满移交社会福利院、回归原生家庭、减员等)。
工作中,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每一位儿童救助方案的个性化、特殊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孤残儿童入院时,入院登记社工要在24小时内完成孩子的健康、身份等信息采集、入院登记手续,经过医院、院内观察室21天隔离观察期,待生命体征平稳和传染性病复查后,就进入了最初安置流程。随后,专业评估社工在详细了解和持续关注儿童后,召集养治康教及社工开展多科室联动、跨专业融合的儿童安置联席会议,严格评估儿童身心状况,综合分析,确定儿童最终安置去向,制定针对性强、个性化的安置方案。接着,跟踪服务社工通过开展巡访、走访儿童的生活区、学校(幼儿园)、康复机构、寄养家庭等,通过与孩子游戏、与照料者交谈,近距离观察儿童情绪表现、判定儿童有无受到伤害和虐待,仔细聆听,主动发现儿童需要,并围绕安置服务目标,协调统筹各种资源,让儿童得到最终安置。
安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终结,而是新的服务环节的开启,即安置后的社工服务跟踪,直至儿童结案,实现受助儿童长久幸福生活。
“专业社工+”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为者才能有位,有位者必然有责。多年来,福利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利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开设多种社工专业岗位,加大专业人才培育,鼓励专业学习、专业考证、专业实践、专业奖励,为社会工作在福利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注入可持续性发展前进的动力。
推行全员社工化,除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招聘专业人才外,福利院通过多种形式激励职工通过自学、互学、培训等考取专业证书,对考取不同级别的专业证书,给予物质、精神等不同形式的鼓励激励。截止2020年底,全院拥有持证社工56人,专职社工41名,其中中级34人,初级22人,持证率63.4%,占全院职工人数1/6,为实现全员社工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福利院鼓励社工参加各类社会工作学习培训,汲取前沿社工知识,掌握儿童福利发展动态。学习是基础,实践是根本。学以致用是鼓励学习的根本目的,福利院根据部门工作需要设立儿童入院登记、儿童跟踪服务、小组工作、寄养家庭服务、专业督导等多个社工岗位,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机制,并根据儿童需求适时调整,实现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和社工价值发挥的最大化。
丰富的社会社工资源和社会力量是福利院发展创新的宝贵财富,福利院非常注重与社会社工组织合作与交流,坚持“照料养护和医疗救治”相结合,积极引入社会医疗专业力量,先后与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郑州市人民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假肢中心等机构建立合作服务项目。譬如我院设立的“蓝手杖”项目,主要面对社区各类困境儿童家庭,帮扶支持社区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困境家庭,开展专业讲座、提供帮扶支持,建立情感依恋,为家长、儿童增强归属感、获得感,实实在在帮助解决现实困难,为社会困境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光明!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的介入,为儿童福利实现创新发展开辟了新思路,逐步使我院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孤残儿童养护服务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
“专业社工+” 幸福成长之路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健康、心理导向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而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更自我、更敏感,对未来迷茫,缺乏与师长父母交流,更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生理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等。面对这些状况,“专业社工+”模式下整合专业化的矫治力量得到了高效的发挥,福利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整合岗位职能,强化科室联动,把养、治、康、教及社工功能聚合一处,组建大社工科,融合社会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等学科知识, 多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专业化儿童发展规划,通过文化学习、技能培养、心理疏导、康复训练,以达到提升认知能力、改善不良行为、提高自我保护、增强自立自信的目的,让他们更阳光自信地面对人生。遇到疑难儿童个案,召开联席会议,开设个案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发挥督导社工、主责社工作用,严格遵循“尊重、平等、接纳、保密”的价值观,会上由参会社工共同讨论分析案例、归纳总结,通过个案分析,运用社工理论、社工角色、个案技巧等,直至确定最优化、人性化、针对性儿童治疗康复教育安置方案。
“家”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在实践中探索“专业社工+”模式,为孤残儿童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贴心服务,用大爱为折翼天使的“家”保驾护航,为孩子们打造幸福生活,让孤残儿童的这个大家庭更温暖!更美好!
社工科 王梁瑜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