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未保法呵护“少年的你”之学校保护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场所,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既有责任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要保护学生在学校的人身安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章规定了学校保护,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
场景一:小明做题做了好多次,但还是做不会,老师让他站在讲台上一直到放学,同学们都在下面笑话小明。老师这样做对吗?
答:不对。老师的行为是对小明的不尊重。老师不得有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场景二:语文老师占用体育课考试,体育老师欣然同意了。这样做合理吗?
答:不合理。学校应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场景三:小明被几个同学殴打并且逼迫着交保护费?数学老师路过看到了,老师该怎么做呢?
答:老师应当立即制止欺凌行为;通知小明和施暴同学的监护人到校了解情况;帮助联系心理老师对小明给予心理辅导及给予小明的家庭必要的教育指导。对于施暴的同学监护人要认识行为不当,及时改正。
场景四:近一段时间,小明上课时间都偷偷玩手机游戏,这天正在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答:老师应当把手机收起来管理。告知小明的监护人共同对小明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小明认识问题,恢复正常的学习。
场景五:学校计划组织性教育相关培训,张老师说学生对性都不懂,讲了也是白讲,老师的想法对吗?
答:不对。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例如私密部位不能被别人碰触。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场景六:某男老师有对女学生动手动脚行为被张老师告诉校长,校长说不能说出去,会影响学校声誉。这样做对吗?
答:不对。学校应当及时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女同学采取保护措施;并将该男老师的违法犯罪行为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依法处理。
场景七:小明走路跛脚,家境困难,学习差,拖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小明玩,老师说小明你要不转学吧。老师的想法对吗?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答: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小明,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小明,应当提供关爱,耐心帮助。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小明。
社工科 聂梦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