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动态】让“社工回访”成为常态
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专业社工服务模式”示范院,我院社会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无论是推行力度、人才培养,还是社工理念普及、专业方法运用,这一模式逐渐成为衔接儿童专业服务、检验管理服务工作成效的“必备工具”。
在社工服务中,“回访”至关重要,有效回访可以深入了解服务对象情况,构建支持网络,建立后续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关怀,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对社工而言,回访既是专业技术,也是工作艺术,必须善加掌握。多年来,我院聚焦孤残儿童需求和社会工作实践,开展专项培训,建立督导制度,制定服务指南,尤其是在跟踪服务、专业回访、访谈技巧等方面发力,按照比例合理配备社工与服务对象,无论是集中养育、类家庭养育,还是家庭寄养,让每名社工都有固定服务对象,每名儿童都有专职社工,专业社工定期进行入户访谈,建立完善的服务对象家访纪录及服务档案,并开展需求调查,使社工服务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为后续服务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送儿童就医,为孩子联系入学……”只要孩子有需要,寄养家长有困难,就会有社工的身影。为每名孩子和每户寄养家庭配备专业社工,可以向他们提供生活便利,帮助解决生活难题,进一步推动社工专业服务、促使社会工作者实现专业价值。小金是一名服刑人员子女,2017年初被临时安置在福利院,为了让小金有学上,他的社工和老师多方链接社会资源,为他寻找合适学校,经过努力,顺利进入心仪小学就读,社工还专门为他和小朋友开展了新生成长小组活动,招募志愿者为他补课,让他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一年后,小金妈妈来接他,刚开始,小金和妈妈还有些隔阂,为了尽快修复母子间缺失的情感,社工组织开展融合活动,不一会功夫,她们就熟悉起来,小金扑到妈妈的怀抱里,告诉妈妈“他在这里生活的很好,新妈妈对他很好,穿好的、吃好的,还送他上学学知识!”小金妈妈深情地给社工鞠了一躬,轻轻说“谢谢”。小金的社工微笑着说“这些都是社工人该做的,为孩子们付出再多也值得”。
更好地开展社工回访,掌握社工技能,必须开展常态化专项培训。深入一线了解儿童需求,围绕“入院接收、需求评估、计划制定、计划落实、效果评估、结案”等板块内容,开展涵盖社会工作诸多环节的专项培训,召开个案撰写、需求调查报告撰写培训,组织开展社工继续教育培训、社工人才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工专业能力。
更好地开展社工回访,掌握社工技能,必须建立专业督导团队并开展常态化督导。从服务对象的甄选、服务需求的分析、服务方案的制定到服务活动的开展,为社工进行全程督导,规范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
更好地开展社工回访,掌握社工技能,必须推进差别化服务,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每名社工分别对各自服务对象进行逐一访谈,建立服务对象回访记录,制定针对性强的社工服务方案。
同时,还在“党建+志愿者+社工”工作格局中,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尤其是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社工和护理员、老师一起开展心理疏导、游戏互动、小组活动、亲情陪伴,全力守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工科 张建玲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