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动态】小初佑走进寄养家庭——融入新环境 走向新生活 开启新起点
“小初佑,赶快让妈妈抱抱,真是乖,咱们回家!”6月9日上午,郑周大院门口,一位妈妈见到小初佑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一大早,社工小孟和小初佑就见到了在大门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寄养妈妈——小初佑要进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跨上人生新起点了。
小初佑扑到“新妈妈”的怀里
“让每个孤残儿童得到呵护、拥有幸福”这是每个孩子最大的梦想,也是社工人最高的责任。多年来,郑周大院围绕“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构建了“以专业社工为主导、儿童安置为主线、专业评估为抓手、专业服务为保障”的专业社工模式,累计惠及数千名像“小初佑”一样的孩子。
自孩子入院那刻起,就配备了专门的社工,从接收入院、入院评估、儿童安置联席会议、跟踪服务、最终安置及安置后期跟踪服务等全过程,都会在以专业社工的主导下进行。这不,在经一系列的专业社工服务后,小初被安置到一户社会寄养家庭生活,他的“新妈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有经验的妈妈,先后照顾过3名寄养孩子,1名已经被收养(这也是社工经过综合评估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离别时,社工依依不舍与小初佑说“再见”
“小初佑”的服务启动后,无论是日常跟进、互联互动,还是入户走访、视频回访等,社工们充分发挥“协调者”的优势,联动医疗、教育、康复等部门,一起商议最适合孩子的安置方式,一直本着“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理念,尽最大可能让孩子们走进家庭,融入亲情抚育中。在各项社工服务中,只要发现孩子适合寄养、进入家庭的,第一时间开展专项服务,迅速启动社工服务流程,尽快尽早让孩子融入寄养或收养家庭。
这是小初佑的“新妈妈”曾抚育过的小哥哥
让更多的孤残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拥有幸福是社会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更多事实证明,实施院外家庭寄养儿童养育模式在维护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孤残儿童全面发展、塑造孤残儿童人格尊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社工正用平凡担当和具体行动诠释着儿福人的非凡情怀,让每一名寄养儿童都生活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幸福成长。
社工科 孟从 胡娇娇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