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动态】“超级爸爸”李保仁满满的幸福感
从2014年抱着怜悯之心走进“郑周大院”成为一名类家庭爸爸,到如今李保仁已经和家中的六个孩子走过了8个春秋,他们也从初识的磨合成为了彼此心中最重要的“亲人”。
“幸福存在于点点滴滴”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孩子们做饭、照料洗漱穿衣、给孩子们喂饭、接送孩子们上学、做康复”,这些已经成为了李保仁日常带娃的一部分。李保仁说要对孩子们负责,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生活点滴,并从点滴中察觉孩子们的不适。如果孩子不舒服、感冒了、出湿疹了......李保仁一眼就能看出来,带着孩子就医,贴心地喂孩子吃药。据李保仁回忆,小圆(化名)现在已跟着我近8年了,刚开始因为脾胃不好她就不愿意多吃饭,经过了一年时间的调理,脾胃功能正常了,现在每天大口吃饭。在李保仁夫妻的精心照顾下,孩子们生病频次越来越少,慢慢学会了吃饭、走路、穿衣服、写名字。尤其是当孩子们学会了喊“爸爸”,那种油然而生的感动让李保仁瞬间感到自己被幸福围绕。
“爱是一种习惯”
爱是一个平凡而有力量的词语,李保仁和孩子之间彼此爱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就成了一种习惯。放学了,李保仁到班级里接孩子回家,看见爸爸来了,孩子们兴奋地朝爸爸跑去,非常高兴地跟着爸爸回家。回到家是李保仁最忙的时候,有的孩子吵着要求爸爸抱抱,有的孩子说要吃零食,有的孩子说要喝水.......对于孩子们的各种要求,李保仁总是很有耐心地回应,让他们感受到爱与陪伴。
其中,小易(化名)是家里比较小的孩子,平时在家总是喜欢脱掉鞋子到处跑,李保仁看见了总是追着小易帮他把鞋穿上。孩子们“抢爸爸”游戏从晚上睡觉开始,男孩们都不愿意自己睡觉,都想和李保仁一起睡。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发现“吵闹”有的时候不能“抢”到爸爸,就在大家都睡着后偷偷跑到李保仁的床上,李保仁妻子无奈之下,只好腾出位置在另一个房间睡下。有时家里的3个小男孩会一起爬到爸爸的床上,看着一个个期盼的眼神,李保仁会想办法,带着3个孩子横着睡,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期望。李保仁用生活中的点滴行动温暖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给了李保仁全部的信任。
“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感受”
因为李保仁养育的孩子伴有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疾,他们说话有的含糊不清,有的因不会发音只能用手势传达自己的意思。当问到李保仁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李保仁说:“学会换位思考,和孩子在一起,跟着孩子到达他们的世界,就有可能理解孩子的内心”。
小岸(化名)是个唐宝宝,他是个“话痨”,喜欢模仿。只有叫“爸爸”的时候发音清楚。其他时候说话,含糊不清。但是小岸总是拉着爸爸,巴拉巴拉说一大堆。这个时候虽然李保仁听得一知半解,但是还是会给小岸眼神、语言、手势的回应。小岸每当这个时候就会露出非常骄傲的表情。
“小爱与大爱”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家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李保仁挺身而出争当抗疫志愿者,主动承担起给30户类家庭充天然气,给每个家庭送口罩的任务。口罩一送就坚持了近3年。面对疫情,难道李保仁就不害怕,他说:“并不是,我也害怕,但是在这个时候需要我”。
因为李保仁认真养育并教育孩子们,团结左邻右舍,他所在的家庭在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被评为了优秀寄养家庭。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就是“不简单”和“不平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李保仁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使命。
社工科 李师师
相关下载